【Obsidian 必學】Bases 基礎入門完整教學|告別 Dataview,擁抱原生資料庫功能

零基礎學會 Obsidian Bases!告別複雜 Dataview,擁抱原生資料庫功能。從建立第一個 Base 到實戰應用,教你把散亂筆記變身智慧型資料庫。含書籍管理、專案追蹤實例,表格+卡片雙檢視,手機電腦完美同步,比 Notion 更安全的本地化方案!

【Obsidian 必學】Bases 基礎入門完整教學|告別 Dataview,擁抱原生資料庫功能

前述

Obsidian Bases 是一個革命性的功能,它能將你的筆記轉換為強大的資料庫。想像一下,你可以將分散在各處的讀書筆記、遊戲評價、專案記錄等整理成美觀且功能齊全的表格或卡片檢視。Base 不僅僅是資料展示工具,更是一個能幫助你建立個人知識系統的利器。

無論你是想要管理書籍收藏、追蹤專案進度,還是整理學習筆記,Bases 都能讓你的資料變得井然有序且容易查找。最棒的是,它完全基於 Obsidian 的檔案結構,所以你的資料永遠屬於你自己。

什麼是 Obsidian Bases?

Bases 是 Obsidian 的一個核心功能,它能夠:

  • 將筆記轉為資料庫:把散亂的筆記檔案組織成結構化的資料庫
  • 多種檢視模式:支援表格檢視和卡片檢視,適合不同的資料展示需求
  • 即時篩選排序:可以根據筆記屬性進行篩選、排序和搜尋
  • 嵌入到筆記中:可以直接在筆記中嵌入 Base,讓資料與文字完美結合

🆚 告別 Dataview,擁抱 Bases

以前資料庫的功能只能使用 Dataview,雖然功能強大,但真的有些痛點:

Dataview 時代的困擾

  • 📦 需要額外安裝外掛
  • 💻 要學習類似 SQL 的語法
  • 🐛 偶爾會有相容性問題
  • 📱 手機版支援不完整

Bases 帶來的改變

  • 開箱即用:不用裝任何外掛,Obsidian 內建功能
  • 圖形化操作:點點按鈕就能設定,不用寫程式碼
  • 全平台支援:手機、平板、電腦都能完美使用
  • 更穩定:不會因為外掛更新而出問題

🚀 如何創建你的第一個 Base

1️⃣ 步驟一:開啟指令面板

在 Windows/Linux 按下 Ctrl + P,或在 macOS 按下 Cmd + P,即可開啟指令面板。

2️⃣ 步驟二:搜尋建立 Base

輸入「Bases: 建立新的base」,這樣就可以建立一個 .base 的檔案了。

📂 其他建立方式

方法二:右鍵快速建立

  • 在檔案總管中右鍵點擊想要的資料夾
  • 選擇「New base」即可

方法三:直接嵌入筆記

  • 使用指令 ![[檔案命名.base]]
  • Base 會直接嵌入到當前筆記中,超方便

📚 基本使用教學

🏷️ 步驟一:為筆記加上屬性標籤

想要讓 Bases 發揮作用,首先要為你的筆記加上屬性(Properties)

舉例:建立我的書櫃清單

每本書的筆記頂端加上這樣的屬性:

---
書名: "原子習慣"
作者: "詹姆斯·克利爾"
評分: 5
狀態: "已讀完"
分類: "自我成長"
完成日期: "2024-01-15"
---

⚙️ 步驟二:設定你的 Base

建立 Base 後,你會看到一個編輯介面:

  • 設定篩選:點擊「Filter」,只顯示特定條件的筆記(在...資料夾內的檔案/檔案名稱包括.../tags條件)
  • 顯示欄位:點擊「Properties」,選擇要顯示的屬性
  • 調整排序:按評分、日期或任何屬性排序

🔍 進階篩選和排序

設定篩選條件讓你的清單更精準:

  • 篩選範例:只顯示評分 4 星以上的書籍
  • 排序功能:按完成日期、評分高低排列
  • 組合條件:同時使用多個篩選條件

🎨 兩種超讚的檢視模式


點選「表格」-「Add View」就可以選擇檢視方式
如果有用過notion的database一定很熟悉這個功能

🗃️ 表格檢視:一目了然

  • 像 Excel 一樣的表格格式
  • 適合比較大量資料
  • 可以快速掃描所有資訊

🪧 卡片檢視:視覺化展示

  • 每個項目變成精美卡片
  • 可以設定封面圖片
  • 就像你的專屬數位收藏展示櫃!

🔗 在筆記中嵌入 Base

Base 最酷的地方就是可以嵌入到任何筆記中!就像魔法一樣把你的資料庫放進文章裡。

📄 三種嵌入方式

方式一:嵌入整個 Base

![[我的書櫃.base]]

方式二:嵌入特定檢視

![[我的書櫃.base#已讀清單]]

方式三:直接寫程式碼
你也可以在筆記中直接寫 Base 語法:

```base
filters:
  and:
    - file.hasTag("book")
    - 評分 >= 4
views:
  - type: table
    name: 推薦好書```
💡 小技巧:這樣就能在年度總結、讀書心得等筆記中,動態顯示相關的書單了!

💡 超實用範例分享

📖 範例一:我的數位書櫃

想要追蹤閱讀進度?來建立一個專屬的讀書管理系統吧!

筆記屬性設定:

---
書名: "被討厭的勇氣"
作者: "岸見一郎"
總頁數: 300
目前頁數: 150
狀態: "閱讀中"
開始日期: "2024-01-01"
我的評分: 4
類型: "心理學"
---

Base 設定重點:

  • 📊 顯示閱讀進度百分比
  • 🏷️ 依狀態分類(想讀、閱讀中、已完成)
  • ⭐ 按評分排序,找出你的愛書

🚀 範例二:專案追蹤儀表板

管理各種專案變得超簡單:

專案筆記範本:

---
專案名稱: "個人部落格"
狀態: "進行中"
優先級: "高"
截止日期: "2024-03-01"
完成度: 75
負責人: "我自己"
---

儀表板功能:

  • 🔥 緊急專案一目了然
  • 📅 按截止日期自動排序
  • 📈 進度追蹤視覺化
💭 創意發想:你還可以用來管理旅行計畫、追劇清單、學習課程進度,發揮創意吧!

💭 我的 Bases 使用心得

🔄 越來越像 Notion 了

老實說,用了 Bases 之後,我發現 Obsidian 真的越來越像 Notion 了!

熟悉的操作感受

  • 📊 Database 概念:每個 Base 就像 Notion 的 Database
  • 🎨 多種檢視:表格、卡片檢視,操作邏輯幾乎一樣
  • 🔍 篩選排序:設定方式跟 Notion 如出一轍
  • 🏷️ 屬性管理:Properties 的概念完全相同

但又保持 Obsidian 的優勢

  • 📁 你的資料完全屬於自己(不像 Notion 存在雲端)
  • ⚡ 速度更快,不用擔心網路連線問題
  • 🔗 強大的雙向連結和圖譜功能

💡 給新手的小建議

從我的使用經驗來說:

  1. 用過 Notion 的更容易上手:操作邏輯幾乎一樣
  2. 別怕出錯:剛開始設定可能會有點亂,多試幾次就熟了
  3. 從小處著手:選一個你最常用的分類開始,成功後再擴展
  4. 善用手機版:現在終於可以在手機上完整使用資料庫功能了!

最重要的心得:Bases 讓 Obsidian 有了 Notion 的易用性,卻保持了本地化的安全感。最好用的 Base 是那些你真的會打開來看的。找到適合自己生活節奏的應用方式,Obsidian 就會變成你最棒的數位夥伴!✨


� 準備好挑戰進階功能了嗎?

掌握了基礎操作後,想要讓你的 Bases 變得更聰明嗎?我們準備了完整的進階教學:

👉 【Obsidian 進階】Bases 高級語法與智能應用|打造個人 AI 助理級知識管理系統

進階教學包含

  • 🧮 智能公式系統:自動計算進度百分比、剩餘天數
  • 🔍 複合邏輯篩選:精準定位你需要的資料
  • 📊 動態儀表板:打造專案管理和學習追蹤系統
  • 效能優化技巧:處理大量資料也能保持順暢

現在就開始建立你的第一個 Base 吧!🎉


❓ 新手常見疑問

Q: Base 跟一般資料夾有什麼差別?
A: 資料夾只是分類檔案,但 Base 可以跨資料夾抓取資料,還能篩選、排序、計算!就像把靜態的檔案櫃變成智慧型資料庫。

Q: Base 檔案要放在哪裡?
A: 建議放在相關筆記的同一個資料夾,或是建立專門的「Bases」資料夾統一管理。

Q: 手機也能用 Bases 嗎?
A: 當然可以!Obsidian 手機版完全支援,隨時隨地查看你的資料庫,不用像以前一樣要裝dataview。

進階教學

延伸學習資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