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個人筆記工具升級為強大的團隊協作平台,實現無衝突的即時共同編輯

前言


Obsidian 作為強大的個人知識管理工具,在單人使用上表現卓越,但當涉及團隊協作時往往力不從心。Relay 插件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,它將 Obsidian 轉變為支援多人協作的強大平台。

如果你正面臨以下情況,這篇教學將為你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:

  • 團隊成員需要共同編輯和管理筆記
  • 希望在保持個人隱私的同時選擇性分享內容
  • 需要即時協作但又要支援離線工作
  • 想要無衝突的多人編輯體驗

透過本文,你將學會如何安裝、設定和有效使用 Relay 插件,打造屬於你團隊的高效知識管理工作流。

什麼是 Obsidian Relay?

核心概念

Obsidian Relay 是一款革命性的社群插件,將「思考」視為一種團隊運動。它利用先進的 CRDTs(Conflict-Free Replicated Data Types)技術,最近notion的團隊協作更新也是使用類似技術,讓多個用戶能夠同時編輯同一份筆記,而不會產生任何衝突。

主要特色

🔄 無衝突協作編輯

  • 採用 CRDTs 技術確保多人同時編輯不會產生衝突
  • 支援即時游標顯示,可以看到其他協作者的打字過程
  • 變更追蹤在按鍵層級,而非檔案層級

📁 選擇性資料夾共享

  • 可以選擇性地共享筆記庫中的特定資料夾
  • 保護個人隱私,只分享需要協作的內容
  • 子資料夾會自動包含在共享範圍內

🌐 線上與離線支援

  • 支援即時線上協作編輯
  • 離線編輯內容會在重新連線時無縫合併
  • 確保資料完整性,不會遺失任何編輯內容

👥 靈活的團隊管理

  • 免費版支援最多 3 個協作者
  • 簡單的邀請機制,透過共享金鑰加入團隊
  • 可視化的協作者管理介面

完整安裝與設定教學

步驟一:安裝 Relay 插件

  1. 開啟 Obsidian 設定
    • 點擊設定圖示或使用快捷鍵 Cmd/Ctrl + ,
  2. 進入社群插件頁面
    • 選擇左側選單的「社群插件」
    • 如果尚未開啟社群插件,請先點擊「開啟社群插件」
  3. 搜尋並安裝 Relay
    • 點擊「瀏覽」按鈕
    • 搜尋「Relay by System 3」
    • 點擊「安裝」然後「啟用」

步驟二:帳號登入與設定

  1. Google 帳號登入
    • 首次開啟 Relay 會要求登入
    • 點擊「使用 Google 登入」
    • 選擇你的 Google 帳戶完成驗證
注意: 登入是必要的,因為你的筆記庫需要與 Relay 伺服器建立連線來管理協作狀態。
  1. 建立新的 Relay 工作空間
    • 登入後前往「設定」→「Relay」
    • 點擊「新 Relay」
    • 為你的協作空間命名(例如:「專案小組」)

步驟三:設定共享資料夾

  1. 選擇要共享的資料夾
    • 在 Relay 設定中找到你剛建立的工作空間
    • 點擊旁邊的「管理」按鈕
    • 點擊「添加」選擇要共享的資料夾
  2. 確認共享狀態
    • 共享資料夾旁會出現「衛星」圖示,表示已連接到 Relay
    • 「堆疊」圖示表示該資料夾的變更會以 CRDT 格式追蹤

步驟四:邀請團隊成員

  1. 取得共享金鑰
    • 在 Relay 管理介面中找到「共享金鑰」
    • 點擊即可複製到剪貼簿
  2. 分享給協作者
    • 透過通訊軟體(如 Slack、Teams、Line)分享金鑰
    • 協作者輸入金鑰即可加入你的 Relay 工作空間
  3. 確認協作者加入
    • 在 Relay 管理介面可查看所有已加入的使用者
    • 協作者成功加入後就能看到共享資料夾的內容

實際協作體驗與功能

即時協作編輯

多人同時編輯

  • 當多人同時編輯同一份筆記時,可以看到其他人的即時游標
  • 打字內容會即時顯示,就像 Google Docs 一樣
  • CRDTs 技術確保不會產生編輯衝突

同步機制說明

  • 筆記內容同步發生在實際開啟該筆記時
  • 開啟協作者編輯過的筆記時,會有 1-2 秒的載入時間
  • 檔案名稱的更改會自動同步,無需開啟筆記

離線協作支援

離線編輯能力

  • 即使沒有網路連線,你仍可以正常編輯共享資料夾中的筆記
  • 所有離線編輯的內容都會被完整記錄

重新連線合併

  • 當重新連線時,Relay 會自動合併所有離線期間的編輯
  • 利用 CRDTs 技術確保不會有任何資料遺失
  • 合併過程完全自動化,使用者無需手動處理衝突

使用限制與注意事項

當前技術限制

1. 無背景同步

  • Relay 不會在背景自動同步筆記內容
  • 只有當你實際開啟一個筆記時,內容才會從伺服器同步
  • 檔案名稱會自動同步,但內容需要主動開啟才會更新

2. 檔案類型限制

  • 目前只支援同步 .md(Markdown)文字檔案
  • 圖片、PDF、影片等其他類型檔案暫時無法同步
  • 建議將重要的非文字檔案存放在個人資料夾中

最佳實踐建議

資料夾結構規劃

你的筆記庫/
├── 個人筆記/          # 不共享
├── 團隊專案/          # 共享給專案成員
├── 知識庫/           # 共享給全團隊
└── 草稿區/           # 個人使用,定期整理到共享區

協作流程建議

  1. 建立清楚的資料夾命名規則
  2. 定期整理和歸檔共享內容
  3. 重要決議或結論建議單獨建立筆記
  4. 使用標籤系統方便內容分類和搜尋

費用方案與升級選項

免費方案

  • 支援最多 3 個協作者
  • 包含所有基本協作功能
  • 適合小型團隊或個人專案

團隊方案

  • 每月 $10 美元獲得 10 個席位
  • 適合中型團隊和成長中的組織
  • 包含免費方案的所有功能

專業與企業方案

  • 提供更多進階功能和更大的協作者數量
  • 專業方案:每月 $120 美元
  • 企業方案:客製化定價,需聯繫銷售團隊

使用體驗心得

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使用,Relay 確實為我的團隊協作帶來了顯著的改善。以下是我的真實使用感受:

💡 最令人驚艷的體驗

  • 即時協作的流暢度:第一次看到團隊成員的游標在我的筆記中移動時,真的有種「魔法」般的感覺,完全沒有延遲
  • 離線編輯的無縫合併:在高鐵上離線編輯筆記,回到辦公室連上網路後自動同步,完全沒有衝突問題
  • 保持 Obsidian 原有體驗:不需要學習新的介面或改變習慣,就像平常使用 Obsidian 一樣自然

🎯 實際應用場景分享

  • 專案會議記錄:團隊成員可以同時在會議筆記中補充重點,不再需要會後整合多份記錄
  • 知識庫共建:技術團隊共同維護技術文檔,每個人都能即時更新最新的解決方案
  • 遠距協作:與海外同事合作時,時差不再是問題,大家都能看到最新的進度

⚠️ 使用上的小提醒

  • 初期設定需要耐心:第一次設定時需要仔細閱讀說明,但一旦設定完成就非常穩定
  • 檔案類型限制:目前只支援 Markdown 檔案,圖片和附件還是需要另外處理
  • 網路連線依賴:雖然支援離線編輯,但即時協作還是需要穩定的網路環境

� 團隊生產力提升
使用 Relay 後,我們團隊的協作效率提升了約 30%,主要體現在:

  • 減少會後資料整合時間
  • 避免版本混亂造成的重複工作
  • 提高知識分享的即時性

🌟 最值得推薦的理由
對於已經習慣使用 Obsidian 的團隊來說,Relay 是目前最理想的協作解決方案。它不會破壞你現有的工作流程,反而是一個自然的擴展,讓個人的強大筆記工具無縫轉換為團隊協作平台。

現在就開始體驗真正的協作筆記吧!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,被這種無縫的協作體驗所震撼。

Obsidian教學系列文章

延伸學習資源

【Obsidian 必學】Relay 多人協作插件完整教學|打造團隊共享筆記工作流

完整介紹 Obsidian Relay 插件的安裝、設定和使用方法。從零開始教你如何將個人筆記工具轉換為強大的團隊協作平台,支援即時編輯、離線同步和無衝突合併,打造高效的共享知識管理系統。